字体维权频现“天价赔偿”:版权保护还是碰瓷致富?
字体版权维权领域乱象频出。频现全国人大代表、版权保护中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薛济萍建议加强对字体版权维权行为的还碰规范。(视觉中国|供图)
近年来,天价赔偿字体版权维权领域乱象频出,字体部分版权公司和代理机构通过“免费试用”推广、维权引导下载等方式设下“陷阱”,频现随后以侵权为由向企业索赔;有的版权保护机构则借维权之名对误用字体的企业施加压力,甚至利用企业对知识产权法的还碰认知盲区提出高额赔偿要求。
此类行为引发学界对维权合理性的天价赔偿讨论。暨南大学法学院教授郭鹏认为,字体字体版权领域“碰瓷式维权”“钓鱼式维权”频发,维权并非“立法变味”的问题,而是存在体系化、制度化立法空白的问题。
本次全国人大会议召开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薛济萍就此向全国人大建议,加强对字体版权维权行为的规范,遏制“碰瓷式维权”“钓鱼式维权”。
不过,武汉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谢晴川提醒,学术界也有观点认为不应将维权行为“污名化”,立法初衷是保护知识产权,但实践过程中难以避免被滥用。这不仅仅是字体版权的问题,也不是单一国家存在的问题,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一种普遍现象。
“一字千金”
中国法院网信息显示,2003年,中国出现第一例字体字库著作权纠纷。此后,关于字体、字库等客体的法律保护问题引发司法界与学术界长期的关注与争论。
商品包装、商标、广告中使用的字体字库被判侵权,在司法实践中较为常见。
商品包装因字体使用不当成为诉讼“重灾区”。这类案件中,使用人未经授权在商品包装突出位置使用具有独创性的字体,构成对字体著作权中复制权、发行权的侵犯。
2018年,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就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诉桂林周氏顺发食品有限公司、河北永辉超市有限公司侵犯著作权案作出终审判决,判令被告周氏顺发公司立即停止在产品包装装潢中使用北大方正的倩体“五”“谷”“粗”“粮”“营”“养”“燕”“麦”“片”九个字,并赔偿经济损失5万元。
该案入选了当年河北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件,明确了具有独创性的字体单字受著作权法保护的裁判原则。
2015年上映的电影《九层妖塔》中使用的道具《鬼族史》图书等使用了“鬼”“族”“史”等7个毛笔字美术字
(责任编辑:知识)
- 空气能热水器成家用热水器市场的一大新兴力量
- 全国青年帆船锦标赛举行 厦门选手获三金一银
- 50多项交易总额超480亿美元 中国创新药出海浪潮翻涌
- 泉州市出台绿色数字技改专项行动方案
- 网红速食品又添爆品,国圆吃面条手工面打造新速食时代
- 倒计时 1 天!2025 西部半导体及集成电路展,华秋DFM邀您共赴行业之约
- 北京通州消协曝光上半年投诉前十名企业
- 北京通州消协曝光上半年投诉前十名企业
- 实木家具必须大户型否则难驾驭这么说对吗?
- 实力爆品,行业标杆!果然轻酪乳味饮料动销火爆!
- 汉阴县召开2025年项目资金争取工作推进会议
- 前8个月泉州外贸进出口比增49.1%增速 居全省首位
- 全程无红绿灯!泉州这一路段全线贯通
- 50多项交易总额超480亿美元 中国创新药出海浪潮翻涌